(资料图片)
党参
属于桔梗科植物,也被大众称为“小人参”。党参在18~20的气温条件下生长最为旺盛,党参对气候的要求也很高,降雨较多容易导致党参根部受损,甚至腐烂;气候过于干旱,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党参的正常生长。品种选择在种植前,首先要进行种苗的挑选工作。因为党参种苗的品质将直接决定党参未来的长势,因此选种是整个党参种植工作的基础,非常重要。
整地施肥在种植党参时,需要结合党参本身的生长特性来选择种植地。首先,结合党参种子的特性来分析,党参更适合种植在排水性强且土壤结构明显的土地上。在栽种前期,要先整地施肥。其中,在施肥环节,应结合种植面积,一次性将底肥施足。在化肥的选择上,可以选择腐熟的农家肥。在施底肥的过程中,可以用化肥搭配磷酸二铵,每亩土地的化肥使用量控制在2500 kg左右,磷酸二铵使用量控制在30 kg左右;或者直接用复合肥作为基础底肥。播种党参种子在15~20的气温条件下最适宜萌芽。党参种子对土壤的水分要求比较高,所以最佳播种时间是每年的春秋雨季。春季的播种期主要是每年3月底—4月初的时候,此时气温逐渐升高,土地开始解冻,非常适合党参种子萌芽。春季播种要尽早,切忌延迟。在秋播阶段,通常不会对党参种子进行相关处理,秋天播种不适合太早,否则种子出苗后很容易被冻死。
田间管理技术
党参的田间管理工作主要包括查苗、补苗以及中耕除草等。这些工作都要特别注意及时性。在查苗的过程中,如果发现死掉的党参种苗,必须及时拔除,然后补上新苗,以此最大限度地保证党参种苗在生长过程中的成活率。除草工作通常是在每年的5月上旬,这个时候需要进行一次大范围的中耕除草工作,之后,还需要进行一次除草工作,一般是在每年6月中旬的时候。在党参的生长过程中,种植人员应时刻关注杂草的生长情况,及时除草。当党参种苗成长到比较稳定的阶段时,相关种植人员需要适时进行搭架和整枝打尖工作。具体要求是,在党参枝蔓顶端15 cm~20 cm处开始割断,然后再将小木棍或者是小竹棍插在地里,对其进行搭架。搭架工作需要在党参幼苗成长到一定高度的时候再开始,这样就可以尽可能地防止党参在后期的成长中出现倒地或者枝蔓互相缠绕,以及党参种苗根部腐烂的不良情况。此外,在党参种苗生长的过程中,种植人员还需要对党参种苗进行科学合理的追加施肥工作,一般情况下,可混合0.2%的磷酸二氢钾和2%的硫酸钾复合肥,采用叶面喷施的方法,以十天为一个周期,进行追肥工作
病虫害类型及防治文章以党参比较常见的病虫害类型和具体的防治技术为讨论依据,来详细地探讨怎样更加科学合理地避免党参病虫害问题,并在研究的过程中提出具体的防治措施,进一步提高党参种植的产量,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病害与防治方法
1、腐根病党参腐根病,主要的症状为,在党参的根部位置出现大量密集的红褐色斑点,随着时间的变化,红褐色斑点会逐渐转变成黑色并慢慢腐烂。党参在生长过程中一旦发生腐根病,病情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进一步蔓延到党参主根部的位置,最后导致党参种苗死亡。防治措施:一旦发现病株,应及时拔除,再使用5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喷雾,或者50%的多菌灵500倍液对其他植株进行防治,或对作物处进行灌根处理。
2、锈病锈病的危害性很大,会严重危害到党参的叶、茎以及花托部位。在病变的过程中,叶部的病斑会呈现出淡褐色,并且病斑周围会有明显的黄色晕圈。在党参叶的背面,其叶背病斑处会有明显隆起,夏孢子堆呈黄色,在后期会破裂散落出大量的夏孢子。在党参的花托处和茎的位置,病斑的面积比较大。防治措施:首先,需要做好种植田地的相关清理工作,第一时间清理田园。其次,在党参发病的初期阶段,需要喷粉锈宁300倍液、50%二硝散200倍液或者是敌锈钠200倍液。每隔7~10天进行一次喷洒工作,在喷洒的过程中,要注意喷洒的次数,最好连喷2次~3次。在喷洒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喷洒用量。
虫害与防治方法对党参造成危害的害虫主要有地老虎、红蜘蛛等。地上害虫主要有红蜘蛛等,地下害虫主要有地老虎、蝼蛄等。地上害虫的具体防治措施:危害党参的地上害虫主要是红蜘蛛。此虫害通常发生在每年7月。特别要注意地下害虫的防治,否则影响党参的采收和品相。采收在党参收获过程中,不同栽种方式的收获方式也不同。其中,直播田需要在三年后采收;移栽田则在栽后二年进行采收。从党参的上部开始枯萎一直到气候变冷开始结冻前,都是党参的最佳采收期,这一时期一般在白露节气的前后半个月。在采收过程中,需要严格遵照党参采收的步骤进行。
下一篇:最后一页